金华谣为周斗垣学宪

着处欢迎恐相失,金华千人万人出。

旧恩耿耿新荣观,阡陌骈阗委虚室。

竹马儿童拥翠旌,章缝弟子看雄笔。

依依棠树逼丰茸,朗朗玉山高崒嵂。

郢中飞雪再徵歌,黍谷驱寒为吹律。

君不见黄次公,承恩召见明光宫。

五马俄纡丞相绶,颍川父老何当逢。

又不见蜀文翁,明经奖士邹鲁同。

岂有皋比秋宪府,高悬水镜摩层空。

何限尘埃腾宝剑,几从爨下赏枯桐。

八咏之楼可搥碎,力追正始还庞鸿。

纵横越甸三千里,流风遗爱都如此。

畏垒兴思未足多,万潭沉石徒为尔。

我亦谈经五伎穷,空山独往携孤筇。

文章有神交者道,尊前豁达开心胸。

朱霞半天何历落,云梦八九殊春容。

一似鍧鈜万石钟,又似森梢百尺松。

孔文举,郭林宗,千秋快士谁希踪。

平生不复骇真龙,神理绵绵欲往从。

传闻胜事画难工,为赋菁莪继国风,谁其采之达九重。

形式:
收录诗词(590)

董其昌(明)

董其昌简介

明松江府华亭人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。万历十七年进士。授编修,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。以阉党柄政,请告归。崇祯四年起故官,掌詹事府事。三年后致仕。工书法,初学颜真卿,又学虞世南,出入魏晋各大家,书风率易中得秀色,章法疏宕秀逸,为一代大家。又擅山水画,远宗董源、巨然,近学黄公望、倪瓒,融其笔墨,自成清润明秀一格。画论标榜文人气息,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“南北宗”,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,影响波及至今。卒谥文敏。有《画禅室随笔》、《容台文集》、《画旨》、《画眼》等。

相关古诗词

送周太史奉使秦藩二首

明朝-董其昌

金銮辞殿直,玉节指秦城。

更以探奇兴,因之拥傅行。

上林卢橘熟,太华岳莲睛。

处处登临咏,皆翻郢雪声。

形式:

送周太史奉使秦藩二首

明朝-董其昌

云霄飞汉节,磐石重周宗。

槎泛仙源近,璜分帝泽浓。

雪台寒五月,竹苑散千峰。

知有游梁客,翩翩执简从。

形式:

送区海目太史封藩二首

明朝-董其昌

每忆朝参下,相将日夕过。

微言比投水,高论任悬河。

以我宦情薄,爱君幽赏多。

可知江令赋,少别意难摹。

形式:

送区海目太史封藩二首

明朝-董其昌

题柱才名籍,分璜使命嘉。

赐衣飞昼绣,载笔落天花。

云散千峰火,秋停八月槎。

欲知词客贵,设醴遍王家。

形式:

送李太史湘洲封秦藩时刘哱平后

明朝-董其昌

辞天尺五居,百二指秦墟。

磐石宗盟重,孤城战伐馀。

兰皋徵雪赋,珠履拥星车。

采得风谣遍,蒹葭白露初。

形式:

送李左谏玉海封藩

明朝-董其昌

左垣分汉节,上党造天倪。

名著青蒲草,书标赤社题。

宫槐疏古驿,江柳淡秋堤。

拜庆催乡梦,无为惜解携。

形式:

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

明朝-董其昌

褰帷问孤竹,开幕应莲花。

古塞天逾险,长安日未赊。

文人停草檄,它将竞鸣笳。

得系单于颈,承恩许及瓜。

形式:

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

明朝-董其昌

郎选高司马,边功屡赐金。

股肱京辅重,拊髀主恩深。

四塞河山固,千行棨戟森。

胡尘应坐扫,多有塞垣吟。

形式:

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

明朝-董其昌

君才原绣虎,使节向卢龙。

香署纡筹策,雄边倚折冲。

风霜行汉法,旗鼓变军容。

今日榆关势,何如百二重。

形式:

送陆伯生归吴

明朝-董其昌

神皋落木后,秋水灌吴时。

乡梦催游子,川程访楫师。

自怜玄尚白,未遣素为缁。

等是春明路,闲云不可羁。

形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