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录诗词(13)

谢汝铨(清·1871~1953),字雪渔,号奎府楼主,晚署奎府)

谢汝铨简介

谢汝铨,日治后,迁居台北。年十五从台南举人蔡国琳学,光绪十八年(1892)取中秀才。乙未之际,曾协助许南英办理团练。改隶后,力习日文,乃首位以秀才身份入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者。明治三十四年(1901)自国语学校国语部毕业,任职台湾总督府学务课,参与编辑《日台会话辞典》。不久,转任警察官吏练习所台语教师。明治三十八年(1905)入《台湾日日新报》担任汉文记者,并任马尼拉《公理报》,与《昭和新报》、《风月报》等主编。明治四十二年(1909)与洪以南等倡设台北「瀛社」,为北台第一大诗社,并于洪氏去世后继任第二任社长。战后曾担任台湾省通志馆顾问。平生所作诗文有《奎府楼吟草》三卷、《诗海慈航》二卷、《周易略说》等,多发表于报章杂志。〖参考《台湾日日新报》,「岛政」栏,国语卒业,1901年4月5日,第三版;刘篁村〈稻江见闻录〉,《台北文物》第二卷第三期,1953年11月;郑明珠〈谢雪渔小说《樱花梦》研究〉,东海大学中文所硕论,2009年6月。〗王国璠认为谢氏诗:「词尚浅白,且多写实;尤以感旧、寄怀之作,更存台湾近代关系人物之事迹,以人存史,颇具文献价值。」《奎府楼诗草》及《蓬莱角楼诗存》两诗集曾于日治时期刊行,民国八十一年(1992)龙文出版社将二者合印,总名为《雪渔诗集》。另有〈蓬莱角楼诗话〉、〈奎府楼诗话〉不定期刊载于《风月报》,未见刊行本。今谢氏诗作辑录自龙文版《雪渔诗集》、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汉文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湾时报》、《诗报》、《东宁击钵吟前后集》、《风月报》、《崇圣道德报》等诗集报刊,依时间先后排序编校。(黄美娥撰)

谢汝铨古诗词大全

屯山积雪

瑞气散缤纷,诗吟八景闻。

松关青失色,石壑白添纹。

鸿爪痕堪印,螺鬟影不分。

观音身是玉,相对覆慈云。

形式:

谒台北圣庙

落日圆山路,驱车谒圣堂。

龙峒新庙貌,麟史旧文章。

坛杏春应好,池芹夏自香。

弦歌鲲岛遍,风教复隆昌。

形式:

次韵酬文访并呈同社

甲子流年过等头,天教吾老益多愁。

也知有偶应无独,何意同时却异忧。

鲁史窃思宣圣笔,野人难就使君舟。

龙钟不合云台画,大泽羊裘志可酬。

形式:

次林小眉君留别瑶韵

自欣强健得天怜,高节相矜作鲁连。

斫地哀歌馀匣剑,过门慨赠缺囊钱。

玉关春柳乡愁惹,湘浦秋兰国恨牵。

任与世人成败论,空山还有著书年。

形式:

读书题后

惨祸降臣累可哀,胡天凄望李陵台。

千秋事业刑馀作,一代文章史局开。

蠹简唐虞遥溯上,鸿裁楚汉并传来。

钩玄索隐三家注,尽附原书炫博该。

形式:

观穫稻

金声笠影满平畴,溪碓舂云一水流。

含露绿茎和穗刈,衬霞红颗带芒收。

却看设网终驱雀,不信蹊田敢夺牛。

新筑团焦晒香粒,胼胝手足得冬休。

形式:

铁砚

含毫绵渺墨光中,鼓铸当年认化工。

未许一焚俱玉石,应知百炼胜金铜。

茂先博志承恩重,宗可闲题寄意雄。

付与横空盘硬语,铮铮文字有声同。

形式:

铜钱

役神使鬼力通天,今古贤愚任倒颠。

中外却教资国宝,有无偏许制人权。

蚨飞蝶化形都幻,狗苟蝇营状可怜。

榆荚在山荷在水,枉将虚象著圆圆。

形式:

电扇

相需夏热急迎来,不用秋高强送回。

风雨晦明知有恨,乾坤旋转愧无才。

双条铁线传轻电,四叶铜机响细雷。

万斛激扬凉味出,江深草阁漫为陪。

形式:

晓起散策

晓起出门行,逍遥步紫陌。

冷风吹葛衣,凉露湿桐屐。

炊烟绕树青,流水护田碧。

戍垒角声催,前溪人语隔。

寻芳过竹桥,觅句蹲苔石。

数里足忘疲,终朝情自怿。

壮犹不如人,心苦为形役。

有钱须买山,结构幽人宅。

形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