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晋谯国谯人,字孝若。幼有盛才,文章宏富。美容貌,少与潘岳友善,时称连璧。为太尉掾。武帝泰始中,举贤良,对策中第,拜郎中。后补太子舍人,转尚书郎,出为野王令。惠帝立,以为散骑常侍。性豪侈,将死,遗命薄敛。曾著《魏书》,见陈寿《三国志》,便坏己书而罢。今存《夏侯常侍集》。
大夫讳朔,字曼倩,平原厌次人也。魏建安中,分厌次以为乐陵郡,故又为郡人焉。事汉武帝,汉书具载其事。
先生瑰玮博达,思周变通,以为浊世不可以富乐也,故薄游以取位;苟出不可以直道也,故颉抗以傲世。傲世不可以垂训,故正谏以明节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,故谈谐以取容。洁其道而秽其迹,清其质而浊其文。驰张而不为邪,进退而不离群。若乃远心旷度,赡智宏材。倜傥博物,触类多能。合变以明筭,幽赞以知来。自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,阴阳图纬之学,百家众流之论,周给敏捷之辨,枝离覆逆之数,经脉药石之艺,射御书计之术,乃研精而究其理,不习而尽其巧,经目而讽于口,过耳而暗于心。夫其明济开豁,苞含弘大,陵轢卿相,嘲唅豪桀,(笼罩靡前,跆籍贵势,出不休显,贱不忧戚),戏万乘若寮友,视俦列如草芥。雄节迈伦,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,游方之外者也。
谈者又以先生嘘吸冲和,吐故纳新;蝉蜕龙变,弃俗登仙;神交造化,灵为星辰。此又奇怪恍惚,不可备论者也。
大人来守此国,仆自京都言归定省,睹先生之县邑,想先生之高风;徘徊路寝,见先生之遗像;逍遥城郭,观先生之祠宇。慨然有怀,乃作颂曰。其辞曰:
矫矫先生,肥遁居贞。退弗终否,进亦避荣。临世濯足,希古振缨。涅而无滓,既浊能清。无滓伊何,高明克柔。能清伊何,视污若浮。乐在必行,处俭冈忧。跨世淩时,远蹈独游。瞻望往代,爰想遐踪。邈邈先生,其道犹龙。染迹朝隐,和而不同。栖迟下位,聊以从容。我来自东,言适兹邑。敬问墟坟,企伫原隰。墟墓徒存,精灵永戢。民思其轨,祠宇斯立。徘徊寺寝,遗像在图。周游祠宇,庭序荒芜。榱栋倾落,草莱弗除。肃肃先生,岂焉是居。是居弗刑,悠悠我情。昔在有德,冈不遗灵。天秩有礼,神监孔明。仿佛风尘,用垂颂声。
见逸游之高鸟,邈飘飏而殊逝,擢华毛以迅鹜,回劲翼以扬势,披六翮之联翩,振轻体之迢递,遂乃矜形辽廓。冯虚安翔,翩翻徘徊,上下颉颃,动素羽之习习。乱白质于日光,玩流气以差池。弄长风以抑扬,摄双翅以高举,舒修颈以儴徉。目悦妙势,心嘉羽仪,爱惠音之嘤嘤,美弱翰之参差,蹔高凌于景外,又抑身乎云崖,乍来乍往,若悬若垂,象流星之离天,似圆物之坠危,何斯游之自得,谅逸豫之可希,苟临川而羡鱼,亦观翔而乐飞。
悠悠兮远征。倏倏兮暨南荆。
南荆兮临长江。临长江兮讨不庭。
江水兮浩浩。长流兮万里。
洪浪兮云转。阳侯兮奔驰起。
惊翼兮垂天。鲸鱼兮岳跱。
縻芜纷兮被皋陆。修竹郁兮翳崖趾。
望江之南兮遨目桂林。桂林蓊郁兮鹍鸡扬音。
凌波兮愿济。舟楫不具兮江水深。
沈嗟回盻于北夏。何归轸之难寻。
剖符兮南荆。辞亲兮遐征。
发轫兮皇京。夕臻兮泉亭。
抚首兮内顾。按辔兮安步。
仰恋兮后涂。俯叹兮前路。
既感物以永思兮。且归身乎怀抱。
苟违亲以从利兮。匪曾闵之攸宝。
视微荣之琐琐兮。知吾志之愈小。
独申愧于一心兮。惭报德之弥少。
春可乐兮乐东作之良时。嘉新田之启莱。
悦中畴之发菑。桑冉冉以奋条。
麦遂遂以扬秀。泽苗翳渚。
原卉耀阜。春可乐兮乐崇陆之可娱。
登夷冈以回眺。超矫驾乎山隅。
春可乐兮缀杂华以为盖。集繁蕤以饰裳。
散风衣之馥气。纳戢怀之潜芳。
鹦交交以弄音。翠翾翾以轻翔。
招君子以偕乐。携叔人以微行。
援若流之绿芰。进樱桃于玉盘。
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。
火回景以西流。
天既清而气高。
壤含素霜。
山结玄霄。
月延路以增夜。
日迁行以收晖。
屏絺绤于笥匣。
纳纶缟以授衣。
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。
绸筱朔以敛稀。
密叶槭以损疏。
雁擢翼于太清。
燕蟠形乎榛墟。
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。
月翳翳以隐云。
星胧胧以投光。
映前轩之疏幌。
照后帷之闲房。
拊轻衾而不寐。
临虚槛而褰裳。
感时迈以兴思。
情怆怆以含伤。
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。
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。
秋夕兮遥长。哀心兮永伤。
结帷兮中字。屣履兮闲房。
听蟋蟀之潜鸣。睹游雁之云翔。
寻修庑之飞檐。览明月之流光。
木萧萧以被风。阶缟缟以受霜。
玉机兮环转。四运兮骤迁。
衔恤兮迄今。忽将兮涉年。
日往兮哀深。岁暮兮思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