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录诗词(93)

丘崈(宋·1135~1208)

丘崈简介

宋江阴军(今属江苏)人,字宗卿。孝宗隆兴元年(公元1163年)癸未科木待问榜进士第三人。调建康府观察推官。丞相虞允文奇其才,奏除国子博士,荐以自代。赐对言“恢复之志不可忘,恢复之事未易举”,迁太常博士,出知秀州华亭县,修复捍海堰。历知平江府、吉州,召除户部郎中,迁枢密院检详文字,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。王抃斥以不礼金使奉祠。起知鄂州,移江西转运判官,提点浙东刑狱,除知平江府。淳熙十三年(公元1186年),移知绍兴府,淳熙十四年(公元1187年),除两浙转运副使(《嘉泰会稽志·卷二》),以忧去。光宗即位,除太常少卿兼权工部侍郎,进户部侍郎,擢焕章阁直学士、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,奏革吴氏世代掌兵之患。宁宗即位,赴召,为谢深甫论罢。嘉泰三年(公元1203年),起知庆元府(《宋宰辅编年录·卷二〇》)。韩侂胄议北伐,招以共事,嘉泰四年(公元1204年),改知建康府,升宝文阁学士、刑部尚书、江淮宣抚使。寻拜签书枢密院事兼督视江淮军马。忤韩侂胄奉祠。开禧三年(公元1207年),复知建康府,寻为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。嘉定元年(公元1208年),拜同知枢密院事,旋卒,年七十四(《宋宰辅编年录·卷二〇》)。谥文定(《宋会要辑稿·礼五八·九九》)。丘崇为人慷慨,尝曰:“生无以报国,死愿为猛将以灭敌。”《直斋书录解题·卷一八》载《丘文定集》十卷(已佚)、《拾遗》一卷,谓:“其文慷慨有气,而以吏能显,故其文不彰。”《善本书室藏书志·卷四〇》称其“骈体鸿丽工整,有唐贤燕、许之遗。词亦清转华妙,无愧作者。”杨万里《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》,有云:“诗中哀怨诉阿谁,河水呜咽山风悲。中原万象听驱使,总随诗句皈行李。”其歌词长调亦颇有豪气,如《水调歌头·登赏心亭怀古》、《水调歌头·秋日登浮远堂作》等篇,家国之恨,身世之感,并入笔端。小令则大抵平实无奇,惟《菩萨蛮·再登赏心亭用林子长韵》一阕较有感慨。歌词多有与辛弃疾、范成大、韩元吉唱和者,故词风亦较近豪放一路。今存《文定公词》一卷,有《彊村丛书》本。《全宋词·第三册》录其词八十一首。《全宋诗·卷二五〇一》录其诗十三首。事迹见《宋史·卷三九八》本传。

丘崈古诗词大全

浮远堂其二

已作垂垂雨,相为澹澹阴。

吾徒一笑粲,造物用功深。

跬步西山胜,终年梁甫吟。

年来赏心处,徒得与君临。

形式:

浮远堂其一

西来江水浮天远,卧看飞鸿入杳冥。

云过有山皆点点,潮回无地不青青。

风光浩荡连淮海,气象高寒近日星。

醉里不禁频极目,敔峰如黛涕先零。

形式:

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精舍

我读精舍篇,梦作山中客。

从公夜不眠,寒灯歌白石。

形式:

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精舍

静如颜心斋,动若禹行水。

迷邦谢阳子,谋国付樗里。

形式:

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精舍

抱膝小窗深,读书空谷响。

一笑有会心,纷纷自雄长。

形式:

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精舍

言发矢无乡,机深舍争席。

圣处倘策勋,珍重相与力。

形式:

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精舍

风急窗自鸣,霜严酒无力。

岁律方峥嵘,幽人坐坚壁。

形式:

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精舍

苍山开秋屏,屹立俨无对。

下有岸帻人,意气压苍翠。

形式:

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精舍

横笛人何在,山空花自开。

不妨听晚弄,声与壮心来。

形式:

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精舍

清溪转回环,石矶俯深碧。

公来坐忘归,此意白云识。

形式: